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2009年,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0月13日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0月12日上午,一场由浙江省减灾委办、杭州市减灾委办主办,江干区减灾委办、浙江应急广播FM93交通之声承办,江干区红十字会、江干消防大队协办的浙江省2019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庆春银泰广场举行。省应急管理厅、市应急管理局、杭州市各县(区)减灾办主要负责人等领导出席活动。

活动包括开场仪式、应急救援模拟演示和文艺表演以及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市民体验。江干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队长李东华作为救援力量代表上台发言:“发扬人道、保护人的生命健康、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红会人、有能力!”。同时,江干区红十字会派出了以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精兵强将”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方阵,在红十字会的展位前总是人头攒动。救援队员们分工协作,向市民普及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和急救装备展示。面对学习急救知识的群众,他们一遍遍演示规范动作。一上午的活动中大家几乎没有顾得上擦擦额头的汗,更没顾得上喝口水休息片刻。很多大爷大妈专门来学习应急救护,采荷社区的李大妈说:“我们家就老两口,孩子们也不住在身边,年纪大了就怕碰上突发疾病,学习了应急救护知识让我们心里有底,多了份保障。”旁边马上就有大妈附和道:“是啊,是啊,这样的活动真好!” 广场服务期间,江干区红十字会累计发放《江干区家庭急救手册》、“红十字家庭急救包”300余份,助力平安江干建设。

据悉,作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江干区红十字会广泛调研、积极谋划,将“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作为“三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先后组织了“百场万人—红十字急救进社区”、“百校万人—师生学急救”等系列活动,将“救命技能”送到百姓家门口和教室课堂,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党员宗旨,有效助力“平安江干”、“健康江干”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