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一场面向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护培训正在举行,培训内容有现场心肺复苏、AED操作使用等,共有300余人参加。
国庆前夕,余姚市红十字会加班加点,在全市公共场所集中投放AED43台,其中投放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就有2台,切合市行政服务中心入驻单位、办理事项多,人流流动量大的实际,能更好地为前来办事的市民提供生命安全保障。截至9月底,市红十字会已在公共场所投放AED53台,完成应急救护普及培训38667人(次),救护员培训3578人,全面、超额完成宁波市“公共应急救护服务工程”民生实事项目(任务数为投放AED29台,应急救护普及培训25000人,救护员培训3400人)。
自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工程开展以来,余姚市红十字会通过“三个加强”,有力推进项目的实施。
一是加强要素保障,做到组织、经费、师资、督导四要素到位。制定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成立民生实事项目领导小组,由市红十字会及全市红十字会系统统筹和推动项目实施。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追加AED配置经费46万元,同时发挥红十字会的群团枢纽功能,募集社会爱心资金捐赠AED13台。优化红十字应急救护讲师团队,扩大师资力量,提高培训质量。市红十字会指定专人分管民生实事项目,负责日常协调、监督和督查。
二是加强宣传氛围,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活动。联合市卫健局、市教育局及姚西北乡镇红十字会举行民生实事项目余姚公共场所AED投放启动仪式,助推各乡镇AED的安装投放;结合“世界红十字日”“防灾减灾”等特殊节日,开展现场应急救护体验活动,推广AED普及认知与使用方法;联合余姚广播电台推出“急救普及”空中课堂,每月一期进行节目直播或录播,并加以微信推送,已推送6期;联合市文明办、泗门镇政府举办大型应急救护技能演示,共布展30个演示台,150余位公益志愿者参与,200位市民进行实际操作,近3000位市民观摩,活动还被推上“学习强国”平台。
三是加强工作力度,有力推进项目的实施。继续推进开展救护培训“五进”活动,启动应急救护培训进文化礼堂活动;开展每月一期红十字应急救护公益讲座,2019年已发生讲师与听课学员现场救护案例36起,经微信、报纸、电台宣传后社会反响良好;加大与重点部门、高危行业的联动,应急救护培训陆续走进消防、城管、供电、教育等部门及中外合资企业、志愿者团队等重点人群;面向社区及农村假日学校的中小学生及家长,开展暑期防溺水专题培训12场;举办民生实事项目AED管理培训班,保证每个乡镇至少投放一台,不断提高AED投放覆盖面。
下一步余姚市红十字会将加大对AED的使用技能与管理培训,让广大市民了解AED,认识AED并学会使用,完善AED地图采集信息,适时推出全市AED分布地图,为构建我市院前急救体系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