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北区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的2020年第一期课程在宁波市第九医院顺利开班。从2019年9月第一期至今,课程已连续开办了9期,学员人数一期更甚一期。新年的第一次课程,报名人数达82人,这也是基地成立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期。“我是在江北区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看到培训消息的。”“我是通过社区宣传报名参加的。”“最近身边听到了很多因心梗去世的,上网搜相关的救护培训,就搜到了这个课程。”“朋友参加了一期课程说救护技能很实用,推荐我来参加。”“我们是公司替我们报名,大家组团来学习的。”

来培训上课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其中有一名特殊的学员,叫赖登婵。匆匆赶来的她,一阵风般走进教室,与一大群正襟危坐的学员们一起,翻开笔记本、准备好笔,摊开书,开始一边静读一边等待课程的开始。没有人瞥见那转瞬而逝的疲惫和眼角的那一抹渴求。她是一名护士,来自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ICU科。8点30分刚下夜班的她,9点,已准时出现在了第九医院的培训教室里。
“作为一名护士,我具备院内急救的技能,也参加过医院举办的CPR和除颤的培训考核。但是正是在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历经了很多重症病人,才更觉得群众对院前急救知识的匮乏和掌握这门技能的重要。很多条生命,本不应该就这么离开,很多重症本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救治。掌握好院外应急救护技能才能为后续的院内救治赢得时间,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其实,赖登婵的愿景可不仅止于此。“我们医院在江北区红十字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一支救护培训师资队伍。我想加入他们。把这些关键时候能救命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真的遇上紧急情况,除了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人员,还敢伸手救,人人可救人,才能人人可获救。”
顺利地完成培训和考核,赖登婵在现场稍等片刻就拿到了2020年的00001号红十字救护员证。这也是江北区红十字会新推出的“现学现考即领证”服务,通过考核的学员,能在培训现场就领取到救护员证,让救护培训也实现“最多跑一次”。
懂应急救护是一项个人能力,全民懂应急救护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在新的一年里,江北区红十字会将在加大对各行各业人群的培训力度上下功夫,重点人群全面覆盖,普通群众大力普及。尤其要对城管、公安、交警、危化企业等经常性参与应急管理和处置的基层一线人员进行培训。加大与第九医院和宁大附属医院的基地合作,按一月一期的目标在两基地内分别开课。壮大应急救护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教学能力,保证师资队伍稳定性。筹资购置更多的AED救命神器,让人们群众在遇到危急的“救命的黄金时刻”时,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和生命。只有真正地实现“救在身边”,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