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似乎让这个寒冷的冬季更加漫长。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看到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毅然逆行驰援武汉,看到社会各届都在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疫魔肆虐的当下,人间这一份份温情,让人感动不已。
湖州市中心医院的廖海红,是一名肿瘤内科的医生,也是一名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一名红十字志愿者,她虽然未能远赴湖北支援,却也毅然投身湖城抗疫一线。

廖医生在发热门诊工作,每日要接待许多病人,患者们排成了长长的队伍,本就不宽敞的地方越发显得拥挤,空气中似乎弥漫着压抑的气息。
或许是等待的时间久了,加上对疫情的恐惧心理,有些患者难免心情浮躁,看诊的时候语气很急切,态度也不是很好。一天值班下来,除了正常的问诊,廖医生还要安抚病人的情绪,让他们平静下来。口罩、防护面屏、防护服一穿就是七八个小时,热气喷在面屏上,眼前一片模糊,口鼻也非常难受,时间一长,说话都不那么利索,每说一句话都要大喘气,有时还要提高音量,体能消耗更大。
为节约防护资源,也为了减少穿脱时间,把更多时间留给患者,工作时段廖医生几乎不喝水,只有在中餐的时候,她才能取下口罩和面屏,喝口水、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都成了奢侈的事情。每天下班后,头疼得似乎要裂开,再懒得多说一句话。虽然很辛苦,但是想到疫区前线同事们的付出,她觉得,自己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门诊室来往的病人络绎不绝,患者们可能记不清医生是什么模样,可在他们都会道一声谢谢,辛苦了。看着病人轻松的离去,让廖医生感到这份辛苦是值得的,这一身衣装赋予他们的,除了神圣,更多地是责任和使命,在决定学医,宣读誓言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健康带给他人。

在发热门诊工作,廖医生回家都变得小心翼翼,深怕把病菌带给家中幼女,深思熟虑之后,他将女儿送到了老家。女儿很懂事,没有开口要求妈妈留下来,她知道妈妈是医生,要治病救人。她含着着眼泪说,妈妈你要注意安全,你要加油,等你们战胜病毒了,我等你回来接我回家。
有人说,眼因多流泪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个春节许多人在流泪,不仅是因为担忧,更多的是时候,是因为感动、温暖和希望。
冬日的寒冷已悄悄离去,再大的风雨也带不走心中的阳光,春天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