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德清县红十字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对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周密组织、凝聚合力,在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唱响“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之歌,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县委书记王琴英对县红十字会的防疫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全力投入疫情防控
1月26日上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嵇开颜就县红十字会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明确各科室职责,责任到人,由分管领导牵头做好信息发布、款物接收、志愿服务、物资保障等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参与脱岗驻点招商的一位党组成员也到岗到位,负责动员县外的爱心企业和人士募集急需物资或提供有关信息。会机关党员干部从年初二开始24小时无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广泛动员,凝聚合力,有效发挥社会力量
一是做好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应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县红十字会全面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规范疫情防控志愿者的招募工作,严把人员“入口关”,加强志愿者业务指导、上岗培训、安全保护。大年初一晚,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县红十字会迅速行动,紧急招募了红十字山鹰救援队、红十字众安救援队等红十字志愿者84人,培训后第一时间奔赴防疫一线。目前,共牵头招募志愿者1300多人,其中线下培训近200人,线上培训1100多人。二是做好志愿者协调组织工作。根据要求,合理调度志愿者疫情防控力量,组织救援队搭建临时帐篷、消毒作业,组织志愿者参与高速入口、高铁站等卡口测温及劝返,小区防疫知识宣传及“洗楼”排查,农贸市场、超市等公共场所维持秩序,物资搬运,帮助医疗企业加快生产等志愿服务。目前共为22个服务点位提供志愿服务,累计参与志愿者达2600多人次。三是做好志愿者关心关爱工作。与县文明办、县志愿服务联合会对接,牵头制定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志愿者关心关爱工作的实施办法》。积极为志愿者向物资保障组申请防控用品,扎实做好就餐、御寒、值夜等后勤保障。与保险公司对接,统一为265名红十字志愿者提供疫情防控期间的人身意外险和健康险。定期走访慰问志愿者,了解需求、解决问题、鼓舞士气。联合心理咨询协会,开设心理服务,为志愿者提供专业心理疏导,针对性减压释负。
三、精准实施,公开透明,规范高效使用物资
一是认真做好捐赠款物的接受工作。县红十字会自1月26日起开通24小时电话接受定向疫情防控捐赠,短时间内,大量善款和捐赠物资涌向县红十字会。为使受捐款物能及时发放到医院等抗疫一线部门,县红十字会专门召开党组会议,规范疫情防控期间的捐赠款物的流程、手续,火速研究制定《关于疫情防控捐赠款物拨付办法》。在合理合规的框架下,尽量精简程序,缩短流程时间,提高了捐赠接收和拨付效率。目前,已累计收到捐赠款物34365037.82元,其中资金29578264.02元,物资价值4786773.8元。二是切实加强捐赠款物的使用管理。按照捐赠协议或捐赠意愿及时用于疫情防控,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专物专用。定向捐赠款,待接受单位开具发票后,汇入接受单位账户,并发出告知函,明确要求接受单位必须专款专用;非定向捐赠款,由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一调配使用,县红十字会根据领导小组要求,将相应资金拨付给指定单位。捐赠物资做到日到、日分、日清,定向的当天移交指定单位,非定向的当天移交县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目前,累计支出款物26604910.3元,其中资金21818136.5元,物资价值4786773.8元。三是及时公开捐赠款物情况。严肃认真做好接收统计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每2天对捐赠款物的接收和支出情况进行公开公示,做到笔笔公示,精确到分,以最精准的数据、最大的诚意,接受社会监督。目前已累计公示8次。大额捐赠资金和物资使用后,及时向捐赠方寄送感谢信,反馈情况。小额捐赠资金和物资使用后,将适时通过合适的方式告知捐赠人获取款物使用情况的渠道。同时,主动邀请县纪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参与监督。
四、创新宣传,积极引导,营造防疫良好氛围
县红十字会积极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线上渠道,主动推送权威信息,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动态和志愿者感人故事,提高人民群众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营造浓厚的疫情防控舆论氛围。截至目前,共发布相关信息47篇。结合工作实际,持续系统宣传力度,带头引导干部群众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带头落实自我防护措施。指导基层红十字组织通过LED显示屏、宣传栏、条幅等形式,播放、悬挂疫情防控宣传标语。制作抖音、微信小视频,利用微信工作群、钉钉群、朋友圈等自媒体手段,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要求,号召大家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到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区域,日常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强自身体质和免疫力。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