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医生:对方等着我救命我义无反顾

发布时间:2020-03-30发布者: 浏览量:

 

写给万分之一有缘的“你”

 

    虽然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庆幸自己能为你带去希望,我无比乐意能为你提供所有帮助!祝愿你早日康复!

 

 

    这封信是捐献者蒋医生在接到配对成功的通知后,亲笔写给茫茫人海中的有缘人,并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转交的。3月27日一早,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嘀嘀”声,历时4个半小时后,采集出的2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紧急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这是今年春节后台州首例、我省第三例,也是全省第55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没问题 没问题

随时可以捐献

 

    回想起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蒋医生仍然很激动。

 

    2019年12月6日上午10点多,蒋医生正在办公室忙碌,接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的造血干细胞初配已经被选中了,想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当时我真的太激动了,我想都没想就说,没问题没问题,随时可以捐献,没想到,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反倒让我不要着急,先跟家里人商量一下。”说起当时的情景,蒋医生不好意思地笑了。

 

    事发突然,家里人听到消息后也是吓了一跳。原来,自蒋医生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后,怕家里人担心,就一直没有和家里说。妻子王女士说:“一年多了,他压根儿就没提起过,冷不丁说起了,就要去捐献了,我们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都很惊讶。不过这是救人一命的好事,看到他有这么大决心,我们也都非常支持。”

 

能从死神手中

抢回鲜活的生命

特别有意义

 

    从2016年开始,蒋医生就坚持每年献血1到2次。2018年5月16日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去献血。第一次从志愿者口中了解到,除了献血,还可以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说起自己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初衷,蒋医生坦然道:“想到如果配对成功,就可以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觉得特别有意义。”当时,蒋医生没有多想就填上自己的资料,并接受了造血干细胞血样检测。

 

    后来,他才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高危血液病的一种有效方法,而移植成功的关键条件之一是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但是,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的机会,即使在同父同母的兄弟姊妹之间,几率也只有1/4,常见的白细胞抗原配型在非亲属之间成功率大约1/5000~1/10000,而罕见的白细胞抗原配型甚至小于1/100000。对于捐献志愿者而言,一旦能配对成功,是非常难得的。

 

    得知自己配对成功的消息后,蒋医生非常高兴,当天就开始加强锻炼,希望能够用最好的状态为那位不相识的“有缘人”提供帮助。

 

对方等着我救命

我义无反顾

 

    3月23日,蒋医生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顺利赶赴医院,准备做采集前的各项相关检查。

 

 

    蒋医生每天都配合做采集前的检查,再打两针动员剂。尽管出现了腰酸等些许不适,蒋医生却毫不在意:“从报名的那天开始,我就一直在等着这一天!对方已经进舱,在等着我救命,我义无反顾,而且我对自己充满信心,这点不适根本不值一提。”

 

受捐患者的来信


    在我与家人一筹莫展之际,您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您的出现就像寒夜中的一盏明灯,为我和家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的大恩大德在我们全家心里永存,永生难忘!

 

    愿您工作顺利,一生平安!祝您家庭幸福安康!

 

 

 

热心公益

早已是“活雷锋”

 

    蒋医生曾是一名“网红医生”。2018年初,大雪封山,当时作为社区卫生院的蒋医生担心村民出门不便,有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药吃完了接不上,他就冒风雪走了一天,主动上门为周边多个村子的村民送医送药,得到当地政府和老百姓一致好评。这个暖心的举动也被《健康报》、浙江新闻客户端等十几家媒体及微信公众号平台争相报道。

 

    之后,蒋医生也没有停下热心公益的脚步,他还带着孩子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在2019年浙江省“万朵鲜花送雷锋”活动中,他经群众推荐,被评为身边的“活雷锋”。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像蒋医生一样,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都是很普通很可爱的人,他们就像萤火虫一样,用自己的善举去点亮身边可触可见的“光源”。生命因他们的善举而闪闪发光,世界因他们的善良而美好灿烂!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