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下旬,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了14亿中华儿女的心。1月27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发布接受捐赠公告,从这一天开始,市红十字会扛起使命担当,全力以赴做好接受社会捐赠款物使用、关心关爱一线防控人员、援颚医疗队员及其家属、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畅通海外捐赠通道尽心尽力等工作。截至4月29日,全市红十字会系统累计接受款物34771.97万元(资金28997.56万元,物资5774.41万元)。市红十字会本级累计接受捐款17701.22万元,拨付资金16452.06万元,拨付率达92.94 %;市红十字会本级累计接受物资2728.06万元,抗疫物资100%及时运送到抗疫一线。捐赠额位列浙江省红十字会系统第一,杭州市人道公益组织第一。
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
按照省红十字会和市领导小组要求,市红十字会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小组,下设捐赠组、综合组,捐赠组由会机关部分同志和下属备灾救灾中心组成,负责资金物资的接收和分配工作,在备灾救灾中心仓库现场工作;综合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报表汇总、宣传、保障工作,做到目标明确、分工明确、任务明确,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同时在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建立应急值班报告制度,要求各区、县(市)红十字会每天定时上报防控工作相关情况,安排专人进行24小时值班;建立防控工作交流群,随时沟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全市各级红十字会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海内海外一起发动,主动领任务、担责任,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创新工作机制,确保精准高效
为确保捐赠物资快速送往抗疫一线,市红十字会在市防控领导小组捐赠专班的统一协调下,建立“两张清单一个群”审批调拨机制:即把当日下午四点之后到货的以及第二天预计会到达的物资进行统计汇总,整理出次日“可供调拨和预到物资清单”,提前一天做到物资品种、数量、规格底数清晰;相关部门提交电子版“捐赠款物调拨清单”实时向“物资调拨审批小群”提交调拨申请,捐赠专班统筹全市情况提出分配建议,市红十字会党组和执委会进行审核决策,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下补办书面手续的“10分钟审批流程”,提高工作运行效率。快速审批同时,按照不同捐赠物资的情况,建立“分类运送机制”:对明确去向的物资实行点对点运送;暂不明确去向的物资,在备灾救灾中心通过邮政运输专车接驳发送;少量确实暂不使用的才进仓库,做到当日捐赠物资90%以上都能发送到抗疫一线,实现了捐赠物资的“日进日清”。
主动接受监督,确保公开透明
建立健全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的监督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自1月27日发布接收捐赠公告后,28日起每天捐赠款物收入和支出情况在《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公示,各区县市在各自媒体和网站上同步公示;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浙江新闻频道全程直播物资入库、出库;“两代表一委员”和爱心人士参与工作流程;微博大v“俊平大魔王”拍摄的视频《杭州市红十字会当志愿者的一天》有700多万次观看,3.6万人点赞;主动接受纪检监督:省市纪委、巡视组、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派驻专人对受捐、使用抗疫款物进行跟踪监督,对大额采购抗疫资金、捐赠款物公示情况及相关物资去向进行同步监督,及时作出预警和提示,确保了工作的依法合规。主动对接审计部门监督:邀请审计局派专人到会指导工作,按照专项审计工作标准和要求,规范指导捐赠款物接收、分配、使用等情况,做到手续完备、专人负责、账目清楚。目前,市审计局已对捐赠款物的接收和使用开展专项审计,审计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告。
助力联防联控,协助复工复产。
动员红十字会员、志愿者和救援队配合公安、交通等部门维持秩序,协助做好登记、检测等工作;融入社区疫情联防联控体系,协助开展政策宣传、摸排登记、为隔离人员代购、心理辅导等工作。十八支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更是奋战一线,分别在市、区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仓库、指挥部仓库、高铁站等驻点地参与捐赠物资运送、捐赠电话接听,防疫物资清点、运送、分发、卡点测温等,在中小学返校复学前,参与消杀工作,保障校园开学安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动员红十字会员、志愿者参与一线防控 3.4万余人次。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大爱情怀,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被群众亲切称为 “最美逆行人”。
当好人道助手,关爱抗疫英雄
2月19日,出台《杭州市红十字会关于对参加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人员开展关爱慰问的实施办法》,规定对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突发死亡的工作人员发放慰问金1万元;对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突发疾病住院的发放慰问金2000元至5000元不等;对援鄂医护人员和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及其家庭突发变故或者家庭困难的,发放慰问金1000元至5000元不等;对新冠病毒感染者治愈后自愿捐献血浆用于其他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疗的发放慰问金1000元。目前,市红十字会已对因因公殉职的公安干警、治愈后自愿捐献血浆的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共58名发放慰问金。同时为爱心企业牵线搭桥,为援鄂医护人员送去营养品、保暖物资等,医护人员子女送免费教育培训。
强化制度建设,推进工作规范提升
市红十字会第一时间制定了接收捐赠资金和捐赠物资流程,出台"杭州红会救灾物资发放流程”和“接收社会捐赠应答流程”,确保每位工作人员接到捐赠电话都能标准化办理;出台《杭州市红十字会关于新冠肺炎捐赠款物接受和使用规定》,规范捐赠款物接收、决策、使用,对每一笔捐赠款物的支出和使用都进行认真查核,指定专人负责;出台《杭州市红十字会监事会工作规则》,对监事会的原则、职责、任务、制度进行了规范,对本次疫情款物接受、决策和使用、执行和效果评估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制定《杭州市红十字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捐赠票据的内容和适用范围、捐赠票据的使用、捐赠票据的领购保管和监督、申请开具票据的流程等进行了规范,明确了不能提供公允价格依据的,均由红十字会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开具票据,不能评估的均不开具捐赠票据,不做捐赠入账,只做登记,规范各类制度。
探索“互联网+捐赠”,实现“数字赋能”。
疫情防控工作中,杭州市红十字会边摸索边实践,在杭州市财政局、杭州银行的支持下,实现了捐赠信息实时可查、捐赠证书即时生成、区块链支撑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电子化等功能;建立财资管理平台,对市红十字会财务管理支撑信息化服务进行了积极探索。杭州城市大脑·杭红捐赠平台已经上线,下一步,将全面推动红十字会信息化建设,建立内部OA办公系统、设立财资管理平台、建设城市大脑红十字会驾驶舱和“救在身边”场景。红会信息化建设的弯道超车,将为红十字会工作插上数字化翅膀,为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