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九月,学生们纷纷返校。宁波市第四中学、镇海中学的高一新生们开启了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在军训期间学急救,以实打实的知识和技能为青春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日前,江北区红十字会在宁波市第四中学为539名高一新生连续开展了4场应急救护培训。

江北区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应急救护师,采用理论集中教学+实操现场演习的创新教学模式,将实用的急救知识与技能传授给现场师生。从心搏骤停时的心肺复苏和AED使用,到气道异物梗阻处置时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应急救护师一一讲解到位并精确演示,同时结合当下高温特点,为新生们讲解中暑的预防和正确处置。
培训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利用模拟人反复操作,确保掌握正确的急救操作。
近日,镇海区红十字会与镇海中学创新打造“急救培训+国防教育”融合模式,为该校1200余名高一新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将系统化应急救护培训深度融入普高新生“开学第一课”,助力学生掌握"救命技能",为新学期的校园安全增添一份坚实保障。

镇海中学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深度融入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树立“保家卫国必先护佑生命”的价值认同,使学生既掌握急救技能,更深刻领悟生命至上与国防安全的内在统一性。
在常规军训框架中,镇海中学采用模块化嵌入方式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构建“军事训练强体魄、急救技能护生命”的模式。应急救护师通过三天集中培训,以分批次教学形式,完成全校千余名新生的培训,确保人均实操时长超过2小时。
活动现场,应急救护师系统讲解了红十字运动起源并深入解析“黄金4分钟”急救场景与国防建设的深层关联。
分组训练环节,应急救护师重点突出心肺复苏、AED使用以及创伤救护三大核心急救技能,依托模拟人演示并指导学员们参与实操练习,实时纠正操作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