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救”筑防,以“练”强志——宁波市镇海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深度融入校园安全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28发布者: 浏览量:

近日,宁波市镇海区红十字会与镇海中学创新打造“急救培训+ 国防教育”融合模式,将系统化应急救护培训深度融入普高新生“开学第一课”,推动生命教育与国防教育协同发展。目前,区红十字会已为镇海中学1200 余名高一新生开展应急救护持证培训,助力学生掌握"救命技能",为新学期的校园安全增添一份坚实保障。

思政教育与人道精神深度融合。急救培训不仅是技能传授,更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理解急救行为的深层意义。镇海中学创新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深度融入国防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挖掘急救承载的“人道救助”精神,把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与人道注意精神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树立“保家卫国必先护佑生命”的价值认同,构建“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认知深化”的三维培养模式,使学生既掌握急救技能,更深刻领悟生命至上与国防安全的内在统一性。

传统军训与急救技能有机结合。学校在常规军训框架内创新采用模块化嵌入方式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构建“军事训练强体魄、急救技能护生命”的模式。红十字应急救护师通过三天集中培训,以分批次教学形式完成全校千余名新生的培训,确保人均实操时长超2小时,该模式形成“理论授课+分组实操+考核达标”的全链条教学闭环——理论环节首创“生命守护篇”专题教学,系统阐释红十字运动起源并深入解析“黄金4分钟”急救场景与国防建设的深层关联(如战场伤员救护、灾害应急救援等关键领域),分组训练紧扣救援需求,重点突出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及创伤止血包扎三大核心技能,借助模拟人器械实时纠正操作偏差,确保技能掌握的规范性;最终通过标准化考核检验学习成效。

生命教育与国防教育同频共振。镇海区重点抓住青少年群体,打造少年“雄镇急救侠”培养模式,创新建立“日常普及+集中培训”长效机制。全区所有初高中学校均开设急救普及培训,2025年累计开展63期校园应急救护培训,覆盖近7000名学生。其中,镇海中学实现新生100%普及培训,培育出大批少年急救侠。同时,针对青少年开展专项活动,如连续举办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包含探索人道法课程、志愿服务实践等内容),并面向中小学生普及红十字运动知识;此外,为骆驼中学高三毕业生送上“生命必修课”,为全区职教高二学生开展全员救护员培训。这一“学练结合、以用促学”的模式,既增强了青少年急救意识,又提升了“救在身边”的核心能力,培育形成了一支“懂急救、敢担当”的小小急救侠。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