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新昌县红十字会召开3A级景区村红十字救护站建设项目推进会,镜岭镇雅庄村、外婆坑村,沙溪镇董村村、城南乡任家村、东茗乡后岱山村、澄潭街道棠村村等6个景区村所在乡镇(街道)的分管领导与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全体与会人员首先实地考察了大佛寺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和南明街道班竹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建设情况。

随后,全体与会人员在白云山庄就救护站建设开展座谈。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3A级景区村红十字救护站项目的建设标准、日常运行及管理要求、验收方式等内容。各项目单位代表就救护站建设发表各自的看法与建议,并纷纷表示会克服困难,加快救护站建设进度,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景区村红十字救护站。
最后,县红十字会执委会主任王丽英就交流中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回复,并指出3A级景区村红十字救护站是红十字会基层服务的重要平台,是院前急救、应急救护培训、红十字宣传及服务基地。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三服务”工作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建设文章,把握时间节点,加快建设进度,严格建设标准,让救护站尽快投入使用;二是做好结合文章,将救护站建设与景区村游客接待中心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空间、人员、功能三结合;三是做好特色文章,在外观、广告设计,设施设备等方面,融合各景区村的乡村旅游特色,做到每一个救护站各具特色,真正发挥救护站应急救护作用,服务于景区游客、服务于群众。
据悉,大佛寺景区红十字救护站于2016年8月列入我省首批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幸福天使美丽中国行”浙江行动红十字救护站援建项目。2019年5月正式揭牌运行,是绍兴市首家红基会建设的景区红十字救护站。救护站位于景区主入口,为独立用房,占地80平方米,内设急救处置区、培训区、亲子驿站、办公区、接待区,配备有AED、急救箱、拐杖、轮椅、担架、氧气、多功能监护仪等仪器设备,由县人民医院派出专业医生常驻。县红十字会为景区全体工作人员提供应急救护和AED操作技能培训。现有大佛寺景区红十字救护队1支,可以为伤病游客和公众提供应急救护、转运医院、人道宣传等公共服务。救护站试运行以来,已救助伤病游客600余人次。
为夯实红十字基层组织,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县红十字会在2019年启动3A级景区村红十字救护站建设。按照建设“功能齐全,各有特色”的救护站目标,因地制宜实施建设,擦亮浙东唐诗之路精华路段班竹村以及梅渚古村的安全风景线,建成班竹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和梅渚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同时,在救护站增设“红十字服务站”,将救护培训报名、遗体器官捐献登记、爱心助学助贫基金申请等9项工作权力下放,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2020年将继续推进3A级景区村红十字救护站建设,完善红十字基层服务网络,让“三献三救”牢牢扎根基层,形成独特的基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