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正是这份初心,推动我走进二级应急救护师的课堂。”8月4日,在天台县“急救侠”模式试点工作部署会暨“急救侠”示范班开班仪式上,县人民医院主管护师徐姗姗作为代表分享学员心声。天台县作为全省“急救侠”模式推广试点县(市、区)之一,正式启动这项旨在提升“救在身边”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的创新实践。

聚焦“第一时间”挽救生命,天台县着力培养能在突发事件现场快速响应的“急救侠”。他们具备专业救护能力,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伤病员实施应急救护,从而有效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据悉,首批70余名学员来自医疗、教育、交通系统及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应急救援队等单位。在为期5天的培训中,学员将系统学习应急救护理论与实操技能。通过模拟演练和考核后,合格者将获得二级应急救护师资证书,并成为天台县首批“急救侠”。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开展‘急救侠’的招募和培训,计划到2025年年底,全县村(社)基本实现‘急救侠’模式全覆盖,每个村(社)至少配备5名‘急救侠’,筑牢‘人比车(救护车)先到’的生命防线。”县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周昌满介绍道。

近年来,天台县积极推进应急救护体系建设,已建成1个应急救护培训智慧课堂和5个特色培训基地,实现乡镇培训基地全覆盖。目前,全县公共场所AED配置率达每10万人55.7台,近三年累计开展救护培训近1400期,培养持证救护员近5万名,为“急救侠”模式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