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衢州市衢江区红十字会在浙江省红十字会2025年人体器官和遗体(组织)捐献骨干志愿者业务培训班作经验交流发言,分享了衢江区“小桔灯”微笑行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是衢江区器官捐献者家庭关爱工作的生动实践。

初心如炬,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再升级
衢江区目前累计实现器官捐献45例,其中失独家庭3户,助学对象学生14人。自2013年起,区红十字会组织志愿服务队,结对帮扶多位捐献者父母,尤其是对失独老人舒良光的结对帮扶:从破烂的家电到崭新的冰箱,从发霉的屋子到雪白的墙面,从满园的杂草到窗明几亮。半身偏瘫、独居无人照顾的舒良光终于吃上了红烧肉,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结对帮扶从2019年6月开始,一直持续到2022年老人去世。2024年,为提高关爱活动覆盖面,区红十字会开展“小桔灯”微笑行志愿服务项目,旨在关注器官捐献家庭“一老一小”,提供陪伴关爱、精神慰藉、社会参与及互助帮扶等服务。

多维发力,打造多元化关爱体系
衢江区仁爱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是区红十字会下辖的一支志愿服务队,成立7年来,成员热心公益,帮扶经验丰富。新项目启动后,服务队成立“小桔灯”专项服务组,为项目实施提供稳定的志愿者力量,确保服务持续性和情感黏性。在服务过程中,通过电话问候、入户走访等方式,服务队建立了45户器官捐献家庭信息档案,并充分尊重家属意愿确定结对家庭。从“粗放帮扶”到“靶向服务”,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为8名老人定制个性化体检套餐,安排一对一陪检和专家解读。同时,突破传统公益局限,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涵盖节日慰问、心理疏导和健康管理等。在新年为9名未成年子女实现“微心愿”,并组织亲子夏令营,制作“成长影集”,让关爱更精准、更有温度。

“三个跨越”,彰显人道关怀温度
区红十字会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对器官捐献家庭未成年子女和老年群体的精准关爱。针对未成年子女,在交流中发现部分孩子因亲人离世出现内向、沉默的情况。通过亲子夏令营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破冰游戏、团队协作和应急救护演练中建立信任、释放天性,从“情感孤岛”走向“心灵共鸣”。同时,通过“微心愿”与“成长影集”的组合拳,促进亲子关系,满足孩子情感需求。针对老年群体,解决了他们缺乏系统性体检的问题。首次为器官捐献家庭老人提供免费体检,配备“一对一”志愿者全程陪护,专家解读报告,点对点安排复查预约,让老人感受到“被尊重与关怀”。
此外,项目从“单次帮扶”转变为“可持续关爱”,将关爱群体从失独家庭扩大到8户捐献家庭“一老一小”,服务内容从物质慰问拓展到心理、健康和成长关注。整合多方力量,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参与服务,媒体广泛宣传,提升了项目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公众关注器官捐献事业。
2024年,“小桔灯”微笑行志愿服务项目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中心支持的9个项目之一,获得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小桔灯”的结项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衢江区红十字会将持续开展项目活动,完善关爱机制,积极争取更多资源,为器官捐献家庭提供接地气的服务,让每一份善意都有回响,让每一次付出都被铭记,让生命的接力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