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撒别撒!”(彝语:玩得开心)——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洛俄依甘乡小学操场上,初一男生曲比拉布张开双臂,用欢快的彝族语言迎接远道而来的7位宁波小伙伴。稚嫩欢呼穿透山风,为这场以书为媒的山海相聚拉开暖心序幕。

7月8日上午,一场跨越两千多公里的书香传递在此定格。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我陪孩子读经典 山海共读”项目志愿团队负责人、博爱志愿服务中心主任王华峰带领7位宁波孩子,将首批精心挑选的宁波作家作品送到了美姑学子手中。
一本本书籍,如同无形的桥梁,瞬间连接起东海之滨与西南群山。
活动现场,王华峰与孩子们围桌而坐,开启了一场关于“如何真正读好书”的对话。他和宁波孩子们带来的书籍颇具深意:其中,有新碶街道参与编撰的《中国连环画大师贺友直与北仑》,有宁波晚报记者张海华记录本土生态与温情的《棘螈和他们的朋友们》,有展现温情的《小城大爱:北仑慈善故事》,有展现地域文化的《北仑人文地理》……

“今天我们带来的,都是与宁波息息相关的书籍,为的是促进两地孩子精神的共鸣。”王华峰说,“共读的核心在于‘共’,不是捐一堆书就结束了。”他鼓励美姑的孩子们善用已开通的广播站,在课间用声音传递书中力量,分享凉山彝乡的风俗故事,让宁波的朋友也听见大山的声音。

除了这批样书,后续还将有1500册来自宁波的书籍送达,在美姑中学设立永久性的“山海共读经典宁波阅读专属图书角”。
他们计划以宁波捐赠的书籍为基础,定期举办“北仑-美仑故事会”,让全校4000多名学生浸润在书香中。
对此,美姑中学图书馆馆长吉曲达哈深表赞许:“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的机会很少,但这个读书活动,架起了两地友谊的桥梁。”
宁波市红十字会、北仑区红十字会还在学校内建设了一个设施齐全的“美仑书吧”,兼具阅读与心理辅导功能。
吉曲达哈观察到,书吧设立后,学生们的阅读热情发生了“质的提升”,无需老师组织,周末主动来读书交流已成常态。“接下来,通过两地学子的线上交流,宁波孩子能了解我们彝乡独特的风貌,我们的孩子也能‘看见’发达地区的教育与学习方式,大大增长了见识。”

这场横跨山海的现场“书桌对话”与“云端共读”,正是北仑“书香润乡村”计划迭代升级的生动注脚。
自2021年北仑发起该计划以来,博爱志愿服务中心已撬动社会资源在美姑县所有学校建立197个图书角,捐赠图书逾9万册,有效填补了当地课外阅读资源的巨大缺口。
2024年,新碶街道创新推出“山海共读经典”模式,“书香润乡村”也顺势升级,将“我陪孩子读经典”全民阅读活动延伸至美姑县,通过视频连线共读活动,实现两地书声琅琅、文化交融。
如今,已有1万多册推荐书目送入凉山腹地。“书有了,更关键的是引导孩子会读、爱读、共读。”王华峰道出了升级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