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日报:户外遇险求援 可求助“民间高手”

发布时间:2016-06-01发布者: 浏览量:

户外遇险求援 可求助民间高手

——来自慈溪民间公益救援队伍的现状调查(一)

 

慈溪日报

  编者按:

  老人走失、山林迷路、失足落水……当这些户外突发意外在朋友圈刷爆时,记者发现,经常有民间救援公益组织站出来,提供相应的救援。近年来,我市社会志愿服务公益组织越来越多,并在相关部门引导和扶持下运作得更加规范。与此同时,几支专业性较强的民间救援队也应运而生,如群狼公益救援队、红十字飞鱼水上救援队、红十字户外救援队、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等。

  近日,记者先后走访了这些民间救援队,发现作为政府救援的有益补充,他们在运作的同时,也面临着愿景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饱受人员紧张、资金装备紧缺等问题困扰。如何有效发挥民间救援组织积极自发参与应急救援活动,值得我们思索和探讨。

  见习记者 杨贯

  群狼公益救援队队长王敏权,一看就是有勇有谋的民间高手,外表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体型,内在还有通过专业培训获得的各类应急救援相关证书。

  事实上,在我市的民间公益救援队中,都是这样底气十足的民间高手,通过各种渠道,甚至远赴北京、福建等地参加培训,取得了户外救援方面的证书:大部分人拥有应急救护员证;16人取得游泳教练员证书;5人获得救生员证;2人获得国家登山协会颁发的山地救援相关证书。

  民间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民间高手如何炼成?市红十字飞鱼水上救援队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不懈的训练。副队长岑彩云介绍,水上救援对救生员的体能要求较高。我们每两周安排一次的集训是比较辛苦的,水上救生四式要反复做好几组;上一次的户外体能拉练是十公里跑,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拉练算是队内的常规考察,平时队员肯定还要自觉锻炼,以保持良好的体能。

  群狼公益救援队前身是一群本地无线电爱好者。队长王敏权表示,玩无线电的都知道对装备的使用、调试和维护非常重要。这一良好的习惯也被他们带到了救援培训之中。每次有新的装备入手,他都会召集队友一起细心研究,轮番演练。随着新成员的加入和管理的日益规范,日常培训一直在有序进行。

  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的定位以医疗和后勤保障为主,队伍中大多是医生,其中两名队员获省级应急救护培训讲师资格。他们也极为重视体能训练,自行车60公里拉练已开展了5次。

  红十字户外救援队则是公益与爱好相结合的典范,不少队员的周末时间都留给了城区周边的群山。我们的户外项目主要是登山,这本来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队长朱勇杰是多年的高中体育教师,经常参与户外登山、攀岩等运动,在体能和山地救援方面,我对大家有信心。

  发挥专长不多,干琐事也很开心

  英雄总想有用武之地,我们的想象中,他们的形象应该都是屡屡出手成救援奇兵。但事实上,慈溪的这群民间高手发挥专长的机会不多。

  慈溪的山势平缓,不高也不深,驴友在山上遭遇危险的几率是很低的。朱勇杰说,目前他们能出手的机会不多,所以户外救援队伍日常开展的活动是给在本地举行的马拉松、山地自行车竞速等户外赛事提供免费安保服务。

  慈溪地处江南水乡,水网密布,像溺水事件时有发生。而救治溺水者仅有4分钟的黄金时间,如果要靠救援队员赶到,已经是太迟了。

  岑彩云说,他们有过数次救援行动,队员得到消息当即赶往出事地点,根本来不及集结队伍、准备装备,但结果往往是无力回天要救到人,需要在危险水域安排人手轮班值勤,这个以我们目前的力量根本达不到。

  市红十字飞鱼水上救援队仅有20名队员,如要布阵显得捉襟见肘。

  在市民政局登记从事山地与城市救援的群狼公益救援队,倒是把路给拓宽了不少。基本上除了应急救援,我们什么都在干。王敏权说,他们会特别留意微博、微信,帮助搜寻走失人群,打捞溺水者尸体,清明、寒潮来袭时帮有关部门维持秩序之外,他们还打捞过掉到河里的手机、拯救过陷在坑里不出来的汽车。

  目前所做的事情很琐碎,跟我们的预期有差距,有时也会感到失落,但在接到市民求助时没法拒绝,因为他们对我们抱了很大的期待。王敏权表示,做公益救援还是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感动。有时候帮家属找到走失的亲人,附近队员会一起跟着去确认,看到他们一家人经历了长时间的焦虑与忍耐,终于抱在一起哭作一团的样子,我们也会跟着眼泪汪汪的。王敏权笑眯眯地说,要打分的话,我给我们在做的事情打及格分,但是对结果还比较满意。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