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来自江西上饶的毛先生,为儿子毛杭做了一个慎重的决定:将儿子的一个肝脏和两个肾脏捐献给需要的人。毛先生的这个决定,使儿子毛杭成为浙江省第200例人体器官捐献者。
毛杭是江西上饶人,今年年初刚来杭州市萧山区打工,生前在一家汽修厂当修理工。
高大帅气、聪明肯吃苦,是同事们对毛杭的印象。“虽然来得不久,但小伙子聪明,学东西很快,叫他干活也很爽快。”一位同事说。
然而,谁也没想到,年轻的毛杭就那么快结束了花样的生命。
5月21日晚,毛杭和朋友一起外出时,在路上不幸遭遇车祸,被紧急送往区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由于伤势过重医生宣布他已进入了脑死亡状态。
接到噩耗后,远在江西老家的毛杭父母,连夜包车赶往萧山。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他们见到的,却已是靠仪器维持生命体征的儿子。
提起儿子,毛先生还未开口,眼圈就红了,这个儿子太让他心疼了。
“我一共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人相差12岁,我们夫妻俩行动不便,所以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毛先生腿脚不便,妻子又长年生病,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能让妹妹念书,毛杭早早来杭州学习汽车维修。今年,毛杭马上要学徒期满了,工资也能涨一些,但却因车祸再也没能醒来。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口守候的时候,毛先生看到关于器官捐献的宣传资料,又听了医生的讲解,最终做下这一决定。虽然老家有亲戚听说后,说他们太残忍,夫妻俩还是没有动摇:“儿子生前就乐于助人,我相信我们这样的决定是符合他心愿的。”
毛杭,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和杭州有着不解之缘,虽然因为交通意外,他失去了年轻的生命,他却用另一种方式,将自己留在了杭州。
自2010年8月我省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已有2500多人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愿意在身后捐献有用的器官。器官捐献在我省的知晓率和认同度也越来越高,“从第1例到第100例,我省用了近3年的时间;但从100例到第200例,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协调员曹燕芳说,“以前我们提起器官捐献,许多人都不知道,现在的知晓率也越来越高”。